欢迎访问04笑话网!

04笑话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经典笑话 >详情

连环画经典笑话,连环画经典笑话大全

发布时间:2024-05-16 07:29:27 经典笑话 0次 作者:04笑话网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连环画经典笑话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连环画经典笑话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王泽先生的《老夫子》漫画,只是纯粹搞笑,没有讽刺吗?

对于一部抄袭并且火了的作品,

连环画经典笑话,连环画经典笑话大全

笔者不置可否,因为自己小时候也很喜欢看老夫子系列的动漫,

但是现在“王泽”(王家禧,2017年1月1日已去世,现在管理老夫子系列的是他的大儿子,王泽只是他的笔名,并且他的大儿子也叫王泽)这些年寸长未进,

仅仅靠着《老夫子》系列漫画,还天天出来卖情怀,

那就真的是贻笑大方了,抄人设,抄剧情,

他搞笑了,但也深深讽刺了自己,而他的儿子也继承着他的事业。

朋弟的《老夫子》(1930年代出版),原名为冯棣,是中国内地1930年代的著名漫画作品。当时他在报章发表《老夫子》、《老白薯》等漫画,其人物造型和性格与王泽的《老夫子》十分相似,是被王泽(王家禧)剽窃的原著。

1935年至1937年创作了第一个连续漫画人物“马方人”;

1937年至1943年创作的漫画人物“老夫子”、“老白薯”、“阿摩林(上海方言,傻瓜的意思)”等在京津一带的报刊上大量刊登;

1957年朋弟发表了最后的漫画作品《“老白薯”出土》。

1980年,朋弟73岁,漫画家黄冠廉将王泽在香港出版的《老夫子》拿给朋弟看

PS:70年代王泽靠着抄袭的老夫子成为了当时最风光的时代人物,但被抄袭的朋弟却也是最凄切的时候,两个极差的对比,却也最终成为了哀叹的惋惜。

1983年去世。

感谢邀请,实际上王泽先生的《老夫子》本身就是一部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作品,与其说他的作品纯粹是为了搞笑,不如说他的作品里边满满的都是讽刺,这是一部真真正正的讽刺漫画。

首先从故事的主要角色设置,我们就可以看出浓浓的讽刺意味。首先,是身为主角人如其名一副“老夫子”的打扮和做派的“老夫子”。他虽然名为“老”,但是却也追逐时尚,他有小市民的狡黠和精明,但是也有作为普通人的善良和勇敢,他本身就是无数有着些许守旧,也有着些许幽默和善良的普通民众的缩影,秦先生打扮时尚,大番薯憨厚又带着自己的精明,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市民形象,精明又奸似鬼的老赵,还有那赵小姐秦小姐...一个个活生生的角色本身就构成了一副市井生活幽默画。

《老夫子》本身的故事有很多,讽刺笑话其实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,有的故事,比如老夫子贪小便宜反受其害、赵先生势利眼结果得不偿失等等一类题材,是经常出现的,这属于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对某种社会现象和不足的讽刺,这本来就占了故事中的很大一部分了,另外诸如描写老夫子的日常生活,比如讲老夫子书写“禁止吸烟”告示,最后又恼羞成怒砸了招牌一事,看似是普通的搞笑,实际上却是对不认真不仔细做事的调侃,但是这样的讽刺,就比较平缓甚至让人不觉得是讽刺了。

文:太伊

《老夫子》这部漫画作品的抄袭与否的问题,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,毕竟涉事相关两位漫画家都已过世,双方后代也无就此事纠缠,事外之人就不必牵涉其中了。

我们现在所看的《老夫子》漫画作品通常指的就是香港王泽创作的版本,也是本人幼时接触的漫画作品,出品于上个世纪60年代。

作为一名八零后,那个年代虽然已经能够接触到许多自日本引进的漫画,比如圣斗士星矢、七龙珠、阿拉蕾等,但国内的漫画也以另一种形式在广为流传,比如俗称小人书的连环画本,这是国内本土的漫画作品,主要以古典名著、神话故事等中国传统文学为主,另一种则是以四格漫画的形式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老夫子,当然随着老夫子的不断发展,也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四格漫画的形式。

老夫子之所以能够被大众所接受,一方面自然是因为漫画题材当时在国内还是比较匮乏的,只要是制作质量过得去,题材内容有一定含金量,基本上还是能够存活下来的。另一方面自然是老夫子的内容有可看性,能够博人一笑,有看点自然不缺读者。

虽然看老夫子的漫画已经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,但老夫子主要人物的刻画依旧印象深刻。不同于当时日本漫画的幻想题材,在老夫子众多短篇故事当中,很多都是利用一个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的场景制造笑点,加上有很多中国元素在里面,让读者很有亲近感。

但在老夫子的故事中不仅有搞笑内容,也存在一些讽刺当前社会现象的题材,比如在很多场景我们都能够看到一些相貌清奇的角色出现,他们通常都穿戴奇异,一头披头士式的爆炸发型,甚至还有一些男性角色出现身穿高跟鞋的情况,这都是作者在明里暗里的讽刺当时香港年轻人盲目跟风的时装风格。

因此即便是在当下来看,老夫子这部漫画的题材依旧具有一定可读性,当然这类漫画不可避免的有注水的情况,但依旧不影响其在中国漫画史上的影响。

过去经常看到的小人书(连环画)为什么感觉突然不见了?

我的回答:说起小人书(连环画)四十岁以上的人肯定很熟悉。五十岁以上的人还很有感情!因为“连环画”图文并茂,故事题材广泛短小精采便于记忆理解。也便于随身携带,价格低廉易购。因此成为那个时代学生的课外爱好。甚至大众人群也喜爱用它消磨时光,也是增加知识的好娱乐品。

自从有了手机和智能手机,就取代,消灭了小人书(连环画)。再加之现在学生的学业繁重,也没有时间看小人书了!小人书也就没有市场了,自然就被历史淘汰,成为了记忆!

(原创文)

为什么小人书突然不见了?

小人书的突然“消失”,可以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见解,能量守衡律是这样说的:“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,也不会凭空产生,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,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,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,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。小人书也如此,不是消失,而是不见,那么她跑到哪里了呢?按守衡定律来说,她一定是转移了存在的形式,而已。

老三国

大部分以前见到的,到目前还能看的,都在古玩市场上流通着,或者是在收藏家书柜里摆放着,再有一部分在老百姓箱柜里睡觉呢,剩下一部分早已化为纸浆,变成了各种再造纸,以书、画、包装箱等形式存在着,这就是用守衡定律来说这事的理由。

围常州

先说老百姓手中的这部分。 之所以还在他们的箱柜中睡觉,一是因为老百姓不知道她的价值,现在值多少钱,高了卖不出去,低了不敢卖,所以没卖;二是自己藏着作为一种念想,根本不卖,这部分存量应该很大。

红孩儿

再说收藏家手中的这部分。目前全国收藏小人书的大小藏家不下几百万,他们大都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,都有过花2分钱看一本书的经历,如今有点闲钱加上纪念,收到了就藏着了,不仅享受了收藏乐趣,还说不定是个潜力股。

李世民登基

再再说一下流通在古玩市场这部分。流通市场存量也很大,这里边不乏有边藏边卖的,也有靠这个支撑店面的,用于盈利养家。

老三国

那,为什么老百姓会觉得小人书突然不见了呢?这不得不说说一种自然规律,那就是一种事物的产生必然导致另一种事物的消亡。导致小人书消失的就是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,她能改变一切也能产生一切。首先是阅读习惯的改变,小人书会流行,是因为它小,被称为“口袋书”,方便嘛;连环画就像连续剧,要追剧嘛,你不可能在口袋里装着一整套连环画不是?而手机和互联网就逐步代替了这些,所以看小人书的少了,印小人书的也少了,邮局和书店也就没得卖了,老百姓也就不怎么惦记她了,然后就“突然”不见了。

老三国

“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,也不会凭空产生,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”。小人书却以另一种存在,另一种形式,继续演绎着她的风采,并且在收藏领域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,承载着历史价值,创造着财富神话。

老三国

不知朋友们对此有什么更高的见解,欢迎大家留下宝贵意见,并且关注@石木玩艺的系列视频,将在后期陆续讲解连环画的收藏知识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连环画经典笑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连环画经典笑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